給品牌取個好名字至關重要!
就像~
就像給狗狗取名字一樣,相當重要!
可能影響你的人生,也可能影響你的婚姻;可能影響它的狗生,也可能決定它的另一伴!
你想想看,好好一條狗狗,你取個什么旺財、鐵蛋,你帶出去給別人介紹,別人怎么看你?
這人不行啊,格調太低,怎么給好好一條狗取這么一名字,水平太低啊。要是被公司領導知道了,心想這人能力不行啊,狗名字都沒去好,怎能把品牌大事交給他,那不得壞事??!
你再想想你給它取這么個名,狗狗怎么想?
人類朋友每次看到它都要取笑一把,出去逛個街吧,其他狗狗們看到都是鐵蛋鐵蛋的叫,搞得它一點面子都沒有,整個狗生都是陰暗的。
你再比如說,你看中一個美麗的菇涼,她也喜歡養狗狗,結果知道你給狗取名鐵蛋,她怎么看你?
這男的還不錯,但是好像沒什么內在啊,沒有文案底蘊,還是再想想吧。這可直接影響了你的幸福!
還有狗狗,它也看上了隔壁家漂亮的小母狗,你讓它怎么去處對象?你讓它怎么在小母狗面前樹立高大威猛的形象?
鐵蛋,拿著你的狗盆子回來吃飯!
所以,給狗狗取個好名字至關重要!
給品牌取個好名字也是至關重要!
不管你們信不信,我信了。
所以,接下來,就說說我對品牌取名的幾個看法。
簡單來講,在我看來,品牌名需要夠簡短,簡單通俗,朗朗上口。如果是能做到“過目不忘,耳熟能詳”,那就更棒了!
而不管是企業命名、品牌命名,還是產品命名。首先要考慮的就是一定要降低營銷成本。
那這里我們就要記住品牌取名3個原則:
降低識別成本
降低傳播成本
降低使用成本
給品牌取名的時候要是時刻記住這3個原則,不然就是跟錢過不去,你現在犯的錯,以后那得花大價錢去彌補。
為了更好的說說品牌取名,我特地找了一些國產大品牌的名字。
這是我前不久看過《2017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報告》,我把其中上榜企業的品牌名單獨做了出來,大家可以先看看。
看過這些,我們再來說說品牌取名。
首先,名字要夠簡單,一定要通俗易懂,符合潮流,符合用戶的認知,方便理解和記憶,不要搞得很復雜,打字都得半天。
你看上面那些品牌名,絕大多數都是非常簡單的,沒有搞得特別復雜。有些企業就是喜歡把名字玩各種花樣,這不是創意,而是無端的增加品牌名的營銷成本。
別人西貝莜面村當初也是擔心認識成本高,傳播成本高,所以也是用you來代表莜啊。多聰明的一個舉動!
不要把一些廢話和無關緊要的字放在品牌名里,那多的不是字,都是白花花的銀子。
其次,傳播傳播,最重要的還是傳,口口相傳,品牌名一定要便于傳播,符合大家的說話習慣,這必定會省一大筆推廣費用。
你要是讀著繞口,搜起來還麻煩,說給別人聽還得解釋半天是哪幾個字。
你說這樣的名字,客戶是有多愛你才會耐著性子幫你推薦?
最好就是你說出這個品牌名,別人一下子就能理解,還能很快的寫出來,這一點可以看看上面那些品牌名。
其實這個很簡單,你隨便找幾個人,告訴他們你的品牌名,看看他們是不是一下子就能知道是哪幾個字。
如果每個字都要問是哪個字,你想想看,光這介紹成本就有多高。
然后,品牌名最好不要用英文名,也不要搞什么中英混搭。
我看了一下上面這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名字,基本沒有英文名的。
在國內,沒有什么特殊,還是用中文名吧。
不要說用英文名就高大上國際化。什么叫國際化?品牌延伸到了很多國家,每個國家都有相應語言版本的產品。
在海外有英語版產品,在國內有中文版產品,這才叫國際化。
都沒出過國門,取個英文名就國際化了?像微信就有國際版,也有國內版,我也沒看到國內版用英文名啊。
還有很多國外大品牌,到中國了以后也得取個中文名。他們也知道只有本土化,才更適合品牌識別和傳播,這都是解決營銷成本啊。
你也別拿iphone舉例,首先它可是超級品牌,而且在國內,我聽到更多的還是“蘋果”。
接著,如果一看品牌名就知道是做什么的更好,如果品牌名本身不能看出品類,最好宣傳推廣時能加上品類。
比如百度以前就是推百度搜索,小米是推小米手機,海爾是推海爾冰箱,美的是推美的空調等等。
這主要也是為了以上的那3個原則,因為品牌前期需要很快讓那些不管是看的人還是聽到人,馬上就知道你是干嘛的。
如果還需要解釋半天才明白是干什么的,那你又得花一大筆錢來解釋,這都是成本啊。
等到你的品牌大到別人都熟知的時候,就可以去掉后面的品類了。
再接著,這個是一定要說的,就是品牌名背后的意義。
我覺得這個東西真的沒必要那么較勁,可大多企業就是喜歡使勁琢磨名字后面的意義,其實這個東西用戶關心嗎?
誰能告訴我,谷歌這個名字背后的意義是什么?蘋果背后的意義是什么?小米、百度背后的意義是什么?
我相信就算是這些企業的內部員工都不一定說得出來。
其實有了名字之后,至于是什么意思,至于跟企業文化精神有多大關系,至于背后有怎么的故事......還不是你說了算,我相信老板們都有這個演講能力。
而這一點普通大眾能知道就知道,不能知道也沒關系,我管你這個名字是什么意思,能給我優惠嗎?
并且,如果這個名字背后的意義,連內部員工都需要進行培訓考試之后才了解,你覺得你得花多大的代價才能讓你的用戶了解?真沒必要!
最后,品牌名要好聽一點,至少別太難聽。我們也不要有多文藝,多浪漫,多富有文學色彩。
在簡單通俗的基礎上,至少聽著順耳,不排斥,帶點趣味也行,這就可以了。
好了,就說這么多。
很多人喜歡弄一些品牌取名技巧,其實哪有那么多技巧,像蘋果、臉書、百度、騰訊、小米以及上面那100個品牌名,都用了非常多技巧嗎?
不見得!
有時候我們取品牌名真的需要拋開技巧,放開一點,不要被條條框框約束著,你看上面那些品牌名非常好,但是需要知道,是別人做出品牌之后你才覺得這個名字好,要是沒做出來你還覺得好嗎?
你可能會說;“這什么鬼,一個賣手機的干嘛取名叫小米;一個做搜索的,怎么取名叫百度,這有毛線關系?!?/span>
甚至我可以假設,如果當初是你在給這些品牌取名,你會選“蘋果”、會選“小米”、會選“360”嗎?這都什么鬼,你可能會直接PASS,我也可能不會選...這很有趣。
所以說,取品牌名真的是有很多隨機性和偶然性存在,喜歡,第一感覺好就用吧。
關鍵是要時刻記住:降低識別成本、降低傳播成本、降低使用成本。
名字只要不出現太大問題,后面的營銷才是關鍵,如果不能降低營銷成本,你所謂的“好名字”也很難推出去。
(來源:微信公眾號:木木老賊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,請與我聯系刪除)